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

做木工帶來一種「活著的感覺」 (展覽日誌2)


兩個人都住在台大附近,一位是看到藝文中心旁的椅子裝置好奇進來看展的家庭主婦,另一位是家族好幾代都開木材行的先生,高高瘦瘦的,兩人在再平凡不過的星期一午後,皆散步經過了藝文中心,第一次來,我希望能讓他們帶一點東西走。沒想到,反而是他們的對話帶給我啟發與心得。

靜靜欣賞了一圈後,那位家庭主婦走出展場跟我們報名椅子認養活動,並開心的說:「我也有自己作很多家具耶!」她描述自己曾得到自迪化街拆下的日治時期的建築檜木材料,重新刨、鋸,釘釘又敲敲,打造玄關椅、客廳的茶几,甚至是客廳的貴妃椅,她興致昂昂的告訴我們怎麼用小木片、木屑填補年老檜木上的小洞,讓雖是歷經時間洗禮的木頭保持品質及美觀。她非常喜歡自己親手作出一件東西的感覺,「雖然一開始也是慢慢摸索、亂試一通,但是真的,那就是一種『還活著』的感覺。」她指的是人老了,還是有能力完成一件事的那種喜悅。

在一旁的木材行先生聽到後也加入我們的話題,「是阿,如果還能不時親手、動腦作一些東西,人就不會老了。」聽到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不限學員年齡,即將退休的他開始有作木工創作的念頭。家庭主婦所說的「活著的感覺」讓我聽了以後還不斷的思考著。如果每個人都能找到一些事情、興趣讓自己的生活不同,那麼人們會為所熱衷的技能、小才藝忙碌、並且熱切地活著。

開展三天了,我從觀眾身上也看見了許多,每個人對於木頭、家具有不同的歷史記憶。對於年輕人,這是有設計感、新穎的展;對老一輩的觀眾,則是親切的回憶。「我們小時候都要幫家裡掃木屑呢!」幾位從小在木匠家庭長大的阿姨告訴我。言談舉止中顯露她們對於木材的熟悉程度以及成長經驗;也有以前在高職念木工科的70歲老翁,告訴我們想重新再繼續做木作,「當了警衛好多年,我最喜歡的還是木頭。」他說。他想趁著身體還健康,藉由木工開啟新的人生。








透過一場展覽,聽見普羅大眾心裡的願望。
木頭是大自然給的禮物,激發人對於生活的渴望。

1 則留言:

  1. 我最喜歡後面兩句
    "透過一場展覽,聽見普羅大眾心裡的願望。
    木頭是大自然給的禮物,激發人對於生活的渴望。"

    回覆刪除